
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姜文宇)“以前的烂尾小区变成了今天的幸福小区。”近日,说起归义街道南江社区御景国际小区的变化,该小区业委会主任郑建君打开了话匣子。“两个近50米长、8米宽、5米深的大基坑被填平,基坑与南面围墙修好,路面硬化完成,消防管道、门禁系统、地面绿化等配套设施一一补齐,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……”提起这些,他的脸上笑意难掩。
现在小区配套设施完善后
小区以前为何烂尾?原来,2018年,御景国际小区项目因经营管理不善,后期资金链断裂,二期工程未完工,部分配套设施未完善,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差、安全隐患大、物业管理滞后、不动产证无法办理等。
现在,居民们曾经的“心病”正在被一一治愈。
政府引导与居民自治双轮驱动,小区从"脏乱差"到"美舒安"
以前未填补的大基坑
归义街道小区自治专干与南江社区成立专班推进解决小区问题。“从2021年开始,我们前后多次协调小区业委会与物业,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解决对应问题,多方筹措资金,完善配套设施,完成工程验收备案。从2025年1月到现在,共238户符合条件的业主成功办理了不动产权证。”南江社区原党总支书记,现归义街道小区自治专干廖桂龙介绍。
推动小区自治,业委会积极行动,架起业委会与业主连心桥。在街道、南江社区的引导下,2024年4月份,御景国际小区成立第二届业委会,完善组织建设,建好业委会班子,列好职责清单,明确管理制度,制定居民公约,小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
"我们建立‘业委会-楼栋长-业主代表’三级服务体系与业委会、物业、业主代表‘三方联席会’机制,出台了《御景国际小区规范管理细则》,通过业委会开放接待日、逐户走访、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诉求,回复业主合理需求,定期进行物业服务质量评估,规范小区管理。”小区业委会主任郑建君说,在与业主的不断沟通与交流中,小区工作赢得了绝大多数业主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。
小区基坑填补好,绿化、硬化完成
通过自筹资金、分步改造,业委会成员通过各种渠道多方面募集资金用于小区建设。380户业主积极响应,在半年时间,小区增设路灯38盏、监控8个,修补150米无障碍通道栏杆,新修电动车棚100米,安装充电桩98个、门禁系统2套,居住环境焕然一新。
业委会与居民的双向奔赴,共建共享幸福家园
小区门口新增了减速带、小区标识牌
“看,小区门口新增了减速带、小区标识牌,进出更安全了。”郑建君说,这是由业主罗静捐赠,看到小区发展越来越好,大家都想着为小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,一些业主自发组织起来,为小区捐赠了一批健身器材和维修材料。
以前任楼栋长的龙琴被选举为业委会成员,从事跑货车的他下班时间不定,但就算晚上11点下班,每天进家门前他都要在小区里面转个大圈,看看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。他说,“只有‘大家’安全了,小家才安全”。
“物业费收取率从以前的60%提升到如今的96%,这离不开业委会的支持。”小区物业经理兰先生说,业委会、楼栋长也会配合物业公司共同上门沟通,收缴物业费,保障了物业的正常运营,稳住了小区建设基本盘。
张贴在业委会的业主公约
“小区是我们1500多个居民共同的家,一定要把它建设好。只有实实在在的、看得到的变化才能让居民相信、认可。”郑建君介绍,当前,小区业委会正着手打造温馨晾晒区,完善地下车库设施,补齐规范管理最后一块短板。
从走出"烂尾困局"到树起"自治标杆",如今的御景国际小区绿树成荫、设施完善、邻里和睦。郑建君相信,未来,一个更加整洁有序、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将呈现在居民面前。
近年来,归义街道把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机构作为重要抓手,按照“四个一”(建好一套管理班子,列好一份工作清单,明确一套管理制度,制定一份居民公约)的具体要求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组建业主委员会与管理委员会,形成政府主导、社区主责、党员带头、居民参与的共商共管、共建共享的居民自治管理服务新机制,激活社区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截至2024年底,街道共组建45个小区业主委员会,71个管理委员会,指导小区业委会开展换届选举工作,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等,全面推动小区自治,基层治理呈现新气象。
一审:徐 娟
二审:刘晓元
三审:张 为
责编:刘晓元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传习录丨总书记心系雪域高原
习言道|祝愿各族群众生活好上加好 芝麻开花节节高
看见美丽中国丨把断流之痛化作生态之美 母亲河生态蜕变向“绿”而行
今日辟谣(2025年8月19日)
合集:新华社推出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系列学习手记
天天学习|烟雨漓江
“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”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、历史性成就
习言道|习近平与雪域高原上的“桃花源”
下载APP
分享到